云阳人的乡愁:舌尖上的“瓢儿粑”~~

今天,

小森森在中环路买了个“瓢儿耙”,

我也就顺便拍了拍,

怎料朋友圈+抖音一发,

就一石激起千层浪,

让不少朋友打开了话匣子!

那干脆,

又来谈谈这道美食!

何为“瓢儿粑”?

说起“吃瓢儿粑”,对于地道的云阳人来说,可理解为两层意思:

一是我们的揪脸动作(如:吃你娃儿一个瓢儿粑。)

此外,便是大大有名的街边美食-“瓢儿粑”了。

说起瓢儿粑,你可以简单理解为,用瓢儿油炸的一种粑粑。
有人称它为重庆沿江一带曾经的“美食摊王”,可见它曾在“江湖”上的地位之高。
一口油锅,一把弯月勺、一筲箕调好的馅料、面浆,油炸起锅,外脆内嫩,好不巴适!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,“瓢儿粑”如今似乎已渐渐淡出大众视野,在路边街头也只能偶尔寻见了。但只要一提起它的名字,亦或是分享几张它的照片,相信仍会勾起大家很多美好回忆的!

“瓢儿粑”的由来?

“瓢儿粑”,并非云阳独有,也并非川渝独有~~

其实放眼全国,很多地方都有类似“瓢儿粑”这类的油炸美食。只不过大家在形状、馅料等方面有所差异。

比如:在湖北麻城,就有用圆勺炸成的“瓢儿粑”。;湖北武汉有类似的油炸小吃,不过称呼文雅一些,叫“面窝”。在广西,有“铜瓢粑”。在全国很多地方,也有很多夹合类的油炸小吃,其底层的原理都一样。

云阳人的乡愁:舌尖上的“瓢儿粑”~~

(图源:@Mike)

 

当然,我们川渝的“瓢儿粑”,或许首先在瓢(勺)上进行了改进,然后在馅料和口味上又进行了升级,以进一步符合我们自己的喜好和口味,最终就成了我们日常所见的“瓢儿粑”。

当然,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推断和猜想。

毕竟中华美食文化,源远流长,任何一道美食的背后,相信都有着多元因素融合和影响。

当说起瓢儿粑的别称,也有不少!

有人称为“油钱粑”,也有人称为“月亮粑”。

这两个名字也很易理解,炸熟后的瓢儿粑,除了像一个大大的金元宝,也像一弯月亮。

“瓢儿粑”的制作方法

瓢儿粑如何炸制?
油炸面食类美食,首先是离不开火炉、油锅、面浆,其次就是拌调好的主料,如:萝卜丝、土豆丝、豆芽、辣椒、花椒、葱、姜、蒜等等等。
面浆一般用锑锅或盬子装好,主料用筲箕装好!
当然,最重要的还要数那把三角带弧沟的勺子,它才是瓢儿粑成型的关键所在。

云阳人的乡愁:舌尖上的“瓢儿粑”~~

油炸时,先在勺上浇上一层调制好的面浆,再放上萝卜丝等为主的馅料,然后又在馅料上面浇盖上一层面浆,最后就放入油锅中进行翻炸。
当那外层的面炸得略黄时,手轻轻一抖,那成形的飘儿粑便自动从勺子上面脱落,继续在油锅里面翻滚,直到两面都炸得金黄略枯后,就用勺子捞起,晾置在油锅上面的铁丝架子上面待冷却。

云阳人的乡愁:舌尖上的“瓢儿粑”~~

刚炸好的瓢儿粑,外面香脆微酥,里面柔软可口,相比于其他同类型的粑粑,口感更为出众,口味也更丰富。
轻轻咬上一口,香脆感配上萝卜丝和土豆丝的清新感,有时丝毫没有油腻的滋味,那感觉,让人瞬间上瘾,一个不够就再来一个。
当然,刚炸好不久的瓢儿粑,且不可太贪嘴,因为一口下去,那可能就是巴到烫得你“惊叫唤”。
当然,关于瓢儿耙里是配萝卜丝好呢?还是洋芋丝丝好呢?
这个其实就看个人喜好了,似乎也没有统一的标准。

“瓢儿粑”情怀

今天,对于众多60、70、80、90后的朋友来说,瓢儿粑肯定都不会陌生。谁小时候还没吃过几个瓢儿粑呢?
特别是儿时下街赶场时,似乎除了包面和小笼包,似乎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这“瓢儿粑”了。
所以,瓢儿粑的味道,就是云阳人童年的味道。
这两年,在云阳街头偶尔会偶遇卖瓢儿粑的商贩,有时也会买个试试味道,但不知为何,已全然没有记忆中的那种感觉了!

 

或许吧!

瓢儿粑还是那个瓢儿粑,

但我已不是当年那个少年了!

不过这样也挺好,

将最好的味道留在记忆中,

才是可以安放一辈子的!

同时,随着时代的发展,

如今“瓢儿粑”的身影也越见越少,

也不知在多年以后,

江湖上还能再见这道美食的身影不?

本文转自网络,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t.wanbuti.com/277.html
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2024 年 1 月 19 日
下一篇 2024 年 1 月 20 日
关注我们
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