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阳县—天生天养,龙的故乡

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,处于长在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位置,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沿江经济走廊承东启西、南引北联的重要枢纽。云阳县东连奉节县,南与湖北省利川市毗邻,西接万州区,北与开州区、巫溪县接壤,面积3636平方千米,常住人口92.90万。

云阳县山青、水秀、城美、业兴、文盛,有“万里长江·天生云阳”之美誉。境内1999级人字梯被誉为“万里长江第一梯”;千年张飞庙被誉为“巴蜀胜景,文藻胜地”;抗元遗址磐石城素有“夔门砥柱,川东屏障”之称;王维、杜甫、苏轼、黄庭坚等唐宋名家在此留下不朽诗篇,唐末云阳人辛寅逊写下中国第一首楹联——“新年纳余庆;嘉节号长春”;这里孕育了唐代“巴渝第一状元”李远、清朝爱国将领程德全、清末书法名家彭聚星等历史文化名人。云阳还是中国井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,产盐史可追溯5000年,所产盐在唐代被列为贡品。

地名由来

云阳县名的由来,历来众说纷纭。有说:“云阳旧县治在云安盐场之南,南为阳,故名云阳。”有说:“云阳所辖地故有阳口县治,故取云安县和阳口县之首字,名曰云阳。”又有说:“因四时多云,地处长江北岸得名云阳。”

东周赧王元年(前314),秦灭巴国,在原巴国置巴郡,在云阳地域建县名“朐忍”,为建县之始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年(1283),省县入军,军改为州,云安县改名云阳州。“云阳”之名沿用至今700多年。

地名趣谈

“峡里云安县,江楼翼瓦齐。两边山木合,终日子规啼。”这是诗圣杜甫写于唐永泰元年(765)的诗。诗中的云安就是现在的云阳县。

云阳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,距中心城区310千米,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、沿江经济走廊承东启西、南引北联的重要枢纽。云阳县属喀斯特地貌,地形近似以东南西北为顶点的菱形,呈现出山岭交错的地貌特征。长江横贯其中,南北各有两条支流,分别是彭溪河、汤溪河、长滩河、磨刀溪。云阳码头众多,其中最出名的码头有云安码头、老城码头、青龙嘴码头、张飞庙码头、龙角码头、新津码头等。

三峡库区蓄水之后,云阳县人民政府驻地由云阳镇整体搬迁至双江镇(现双江街道)杏家湾社区,是三峡库区搬迁最远的县城。云阳新城地处澎溪河与长江交汇处,背靠磐石山,磐石山岭像龙脊一样盘旋在县城,与云阳龙文化相互映衬,万里长江第一梯——登云梯直达山顶。张飞庙原样搬迁至县城对岸。“一路一灯一景,一街一树一花”的城市新格局,800余亩城市滨江公园,33千米环湖绿道筑建城市地标,让云阳新城本身就成了4A级景区。

这里因盐而兴,因龙的传说而神秘。曼妙的云朵,明亮的阳光,滔滔的江水,悠远的历史,神的传说,凝聚了古巴渝地方文化、盐文化和古今移民文化的云阳从古至今流淌着温润的记忆,并在这山脊之城慢慢展开。

磐石城

磐石城又名大石城、磨盘寨,位于云阳县新县城至高处,形如巨大磨盘,故名。《华阳国志》中所谓朐忍有大小石城即指此地,乃兵家必争之地。清乾隆《云阳县志》云:“磐石城者,夔门之砥柱,东川之保障也。”

磐石城四面绝壁,垂直高30~50米,上面相对平整,磐石城占地约5万平方米,四周仍保留宋代城墙500米。磐石城有前后两寨门。左方绝壁上镌有“磐石城”三个斗大楷书大字,右方石壁上镌有清朝进士许缵曾的《盘石城记》,但已斑驳不能明辨。

磐石城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抗元城寨。南宋淳祐二年(1242),宋理宗在四五月间先后召开了三次御前会议,决定让重庆成为四川的政治军事中心,当年十二月任命余玠为兵部侍郎、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兼四川总领兼夔路转运使,总领四川地区防务。余玠根据蒙古人不擅长山地作战的特点,采用“因山为垒,棋布星分”的守备战略,在长江、嘉陵江及一些交通要冲选择30余处寨堡进行改造建设,其中包括合川钓鱼城。余玠部将吕师夔驻守云阳,对蒙古军进行了有效防御。南宋德祐元年(1275),元将杨文安攻陷了坚守30余年的磐石城。

乾隆五十四年(1789),涂怀安购得此寨。后大力扩修寨墙,整修寨门,增设枪眼、炮洞。同时,选择低洼处修筑塘库数座,修建房屋数百间,将涂姓人家全部迁至寨上居住,将寨建成一座坚如磐石的军事要塞。在全县246座寨堡中,磐石寨以其坚固、险峻而受人瞩目。

民国九年到十三年,涂氏族人对磐石城进行了维修。抗战时期,日军占领宜昌,进逼三峡,国民政府海军部在磐石城下构筑江防工事,成立“江防要塞指挥部”。

1958年3月,成都会议之后,毛泽东主席乘船路过双江,在了解了磨盘寨的历史掌故和沿革后,称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。

磐石寨门全用巨型石材砌成,非常坚固,上设有警楼,暗置炮位。进入寨门,到处柑橘成林,松竹为圃,风景幽丽。涂凤书在《修磐石城碑记》中写道:“山中气候殊佳,隆冬不寒,盛夏不知暑,俯视大江,船从崖底上下,可手引其帆樯也。群山万壑毕聚顾盼中。阴者、晴者、雨者不一其致。已而阴者晴、晴者雨、雨者又晴,俄顷变态百状。雨甫过,烟浮雾涨,长河崇山,俱坠云海底,不复辨识。城如一叶舟,容与荡漾其间,但见波涛澎湃。而已烟云散,则群山如新沐,上有瀑布飞流溅沫下注空际。旧志以‘石城烟雨’为云安八景之一,信奇观也。”

云安古镇

长江之北的大巴山深处有一古镇,一条小溪从古镇中间穿过,这条小溪冬暖夏凉,故名汤溪,这个古镇就是川盐济楚的产盐源地——云安。

远古时期,地壳运动,山体隆起,沧海桑田,形成了盐岩。云安场方斗山背斜周边的含盐地层,由于受地下水的不断冲刷、溶解,以盐泉的形式从复杂的褶曲地层内涌出地面。

云安属巴国之地。公元前316年,秦对巴发起攻击,兵锋直指巴国最后一道盐泉——清江和大宁,不久秦兵很快攻占了今天的巫溪、巫山、奉节等地,置之为巴郡。

据说,在纷乱的战争中,巴国首都夷城的几户人家,携妻带子逃到了偏远的云安,他们见云安山清水秀,人烟稀少,就在这里定居下来。他们开垦荒地,砍柴捕鱼。后来他们发现用溪水煮鱼,味道鲜美且不容易腐烂,原来是溪水有盐的成分。他们相互叮嘱山沟有盐之事不要外传,并在“盐”后加“巴”,称之“盐巴”,以示纪念巴国。由此盐巴一词沿用至今。

童谣曰:强秦国,灭巴国。山沟水,呈白色。你不言,我不语,秦国不晓得。天苍苍,地茫茫,子孙万代皆安康。这个秘密一直保守到近百年之后。

云安汲卤煮盐,以“白兔井”的诞生为标志。公元前206年,汉王刘邦率樊哙由东乡(今宣汉县)入朐忍县(今云阳)招贤募兵。樊哙在云安射猎,见一白兔,一箭射去,白兔负伤逃入草丛。樊哙拨草寻觅,发现石缝中有一股盐泉缓缓流出,泉水呈白色,泉口还有团团白雾升起,和平常的泉水不一样。尝过之后,樊哙报告刘邦此处发现盐泉。刘邦令当地隐士扶嘉在此掘井汲卤煮盐,建成了云安第一口卤井——白兔井,从此拉开了云安汲卤煮盐的历史序幕。后朝廷在朐忍设巴郡唯一的盐官,县城因盐由万户驿(旧县坪)迁至汤口(今云阳镇)。云安制盐形成规模,成为当时三峡地区的最大产业。今天这里的大部分已随着三峡工程蓄水沉入了水中,只有少部分珍贵的建筑被整体搬进云阳新城保存了下来。

云安古镇方圆不足两平方千米,不过弹丸之地,而名寺古刹、庙宇神祠星罗棋布。妇幼皆知的“九宫十八庙”,衍生出千年宗教文化景观。当时号称“十方丛林”的滴翠寺,下临汤溪,背枕绝壁,无数文人骚客在此吟诗作赋,盛赞其景。

云安是典型的移民城镇,五湖四海、天南海北的人们汇集此地,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交融,在古镇留下深深的烙印。这里的人们各自用自己的祖籍地名为街巷命名,寄托乡思,如湖北黄州人聚居的黄州街、江西人聚居的江西街、陕西人聚居的陕西街……他们还以乡情为纽带建立会馆,形成了古镇特有的社会关系,帝主宫是黄州人会馆,炎帝宫是湖南人会馆,万寿宫是江西人会馆,华楼是陕西人会馆……古镇的每一条街都有不凡的来历,每一座会馆都是一段云安的历史。

张飞庙

当长江三峡的游船经过重庆云阳县时,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,一侧是被誉为“三峡梯城”的云阳新城,另一侧便是有着“巴蜀胜境,文藻胜地”之称的千年古刹——张飞庙。青山碧水中,这座古庙与波涛汹涌的长江一起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。张飞庙,又名张桓侯庙,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建。

张飞生于河北省涿州,死于四川省阆中,他一生中主要战守之地和云阳都没什么直接的关联,那为什么要在云阳长江边上修建张飞庙呢?

传说,关羽兵败麦城后被杀。张飞正驻守四川省阆中,得知关羽遇害的消息后悲痛万分,命令部将在三日之内备齐白旗白甲挂孝伐吴,为关羽报仇。部将范强、张达知道不能在时限内完成任务,害怕被张飞杀头,于是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,行至云阳,听闻吴蜀讲和,惊慌之下就将张飞的头颅抛入长江之中。当天傍晚,张飞托梦给云阳当地一个老渔翁,希望老渔翁将他的头颅打捞起来,安葬在蜀国境内。老渔翁一梦醒来,半信半疑,撒网捕鱼时当真捞起了张飞的头颅。人们为了表彰张飞的忠勇,就将头颅安葬在云阳老县城对岸的飞凤山上,这就是张飞“身葬阆中,头葬云阳”的故事。

三峡蓄水之后,按照“不改变文物原状”的原则,这座古庙从飞凤山搬迁至上游距原址32千米的盘龙街道。新张飞庙现存建筑近90%的构件都是老庙拆迁来的材料,并依然保持依山、坐岩、临江的地理特征。张飞庙的搬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地面文物搬迁级别最高、搬得最远、影响最大的一项工程。

张飞庙经宋、元、明、清历代扩建,现存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,琉璃粉墙,金碧辉煌。清末,彭聚星去官归故里休养,与云阳一些名士及庙僧对张飞庙进行大规模文化整理,翻刻全国各地名碑在庙中陈列,使张飞庙由单一的纪念祈福之所变成了“文藻胜地”,又书“江上风清”覆盖在“灵钟千古”之上。“江上风清”四个字,每个字约2米见方,远远望去,四个大字清晰可见,苍劲古朴的大字和滔滔江水,以及人们对张飞的敬仰成就了张飞庙特有的文化气质。

江上清风,江水悠悠。每年农历八月廿八,张飞生辰,各地群众纷纷前来举行祭祀,一座张飞庙,代表的不仅仅是敬仰,不仅仅是对忠勇的褒奖,更是云阳人民的精神追求。

龙的传说

传说,云阳是龙的故乡。唐人《十道志》曰:“云阳氏,古之仙人。”汉代《遁甲开山图》:“绛北有阳石山,有神龙祠,黄帝时遣云阳先生养龙于此,历代帝王养龙之处,国有水旱不时,即祀池请雨。”所以云阳的村镇多以龙命名,如龙角、龙泉、文龙、旺龙等,共有50余个地名。

传说云阳的西城山中有一古寺,名曰栖霞宫,寺中有龙池,阔八尺,深九尺,产大蜥蜴,其种特异,县人号曰夔龙。庙前有金盆池,常见云雾其上。当国家出现旱灾的时候,就会在神龙池祭祀,以此来求雨。除了传说之外,云阳对于龙的图腾崇拜随处可见,公园、景区等到处都雕刻着关于龙的壁画图腾,栩栩如生、精妙绝伦。当地也流传着许多龙文化的习俗,如上巳节,人们游龙脊石,以烛龙灯为盛,奔走相祝。“龙舟之戏,兹县尤嚣,举国狂走,不恤劳费。”

当地人民也有着深厚的龙文化信仰,从城市的建设规划以及整体布局中,就能强烈感受到其穿越时空的信仰之力。为了利用当地地形突出龙信仰,人们修建了横穿整个城市的公园——龙脊岭,从地图上看,公园形制宛若一条巨龙入江饮水。

云阳龙缸则将龙文化与现代旅游发展结合到了极致。云阳龙缸风景区中建在海拔1010米高悬崖上的“云端廊桥”,以“天空之花”的花瓣作为造型,廊桥上可以全方位欣赏周边美景。其悬挑长度26.68米,廊桥距离地面718米,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玻璃廊桥悬挑长度还长5.34米,是世界最长悬挑玻璃廊桥。龙缸天坑深335米,坑壁陡峭,坡度近90度,这种直上直下的形态在世界上极为罕见,龙缸天坑因而享有“天下第一缸”的美誉。

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不知不觉给这个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,随着时间的推移,关于龙的神秘传说也在这片土地上开始得到印证。近几年,云阳普安乡发现了恐龙化石群,且其分布范围广、时间跨度大,具有世界级研究价值。恐龙和龙,这两者之间穿越时空的联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?如果有兴趣,大家可以去云阳亲自体验一番。

本文转自网络,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t.wanbuti.com/yunyanglongdeguxiang.html

(0)
上一篇 2024 年 5 月 6 日 上午11:06
下一篇 2024 年 5 月 6 日

相关推荐

关注我们
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