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阳龙脊石的传说-龙脊对沙洲

很久很久以前,云阳(那时叫云安)县城的财主豪绅与县官勾结,不择手段敲诈勒索老百姓,老百姓敢怒不敢言,只盼哪年来个清官就好啦。盼呀盼呀,总是走了一只虎,又来一匹狼。大家只得认命了。

云阳龙脊石

有一年,来了一个说书人叫洪钟的,最爱为穷人打抱不平。他搜集贪官污吏的丑行,老百姓的苦难,编成龙门阵,每天在茶馆绘声绘色的讲述,一来为老百姓出口气,二来弄几个铜钱聊以糊口。但很快被自称“清官”的县大老爷郭帝弼——老百姓暗地叫他“刮地皮”的晓得了,立刻派差狗子来收说书捐,一群人杀气腾腾的上了街。

洪钟此时正在茶馆说书,已躲避不及。领头的差狗子挥动一把大刀,一把抓住洪钟的辫子,恶声恶气的破口大骂:“龟儿子,好大胆子,敢在太岁头上动土!你每天挣得大把铜钱,为何不缴说书捐?”洪钟一见来者不善,好汉不吃眼前亏,忙哀求:“大人!没有的事,我一天口里说出苋菜水,才弄三五个壳儿,连熬米汤也不够喝,哪……”

“啪”,领头的一巴掌击在桌子上,吼道:“别听他啰嗦,搜!”说时迟那时快,几个差狗子一拥而上,把洪钟从头到脚搜了个遍,十三个铜钱全抢了去。接着把洪钟押回住地,翻箱倒柜,再没发现半个壳儿,只好把一床破棉絮抱走了。晚上,洪钟又冷又饿,只得伏在灶门口取暖……

睡梦中,只见一位白发银须的老汉走进屋来,说道:“饿了吧,吃点东西。”随手扯下一根胡须递给他。怪哉,一拿在手里,就变成了一只肥大的油炸龙虾。老汉一边看他狼吞虎咽,一边说“不要紧,到我家里去说书。”洪钟问:“老人家,您家在哪里?”老汉手指长江说道:“就是那里。”洪钟抬眼望去,正有一条蛟龙在戏水,忽上忽下,时隐时现,待回过身来,老汉却不知去向。

天亮了,洪钟一摸肚子,饱饱的,好生奇怪,难道……独自来到江边,果然,见沙湾河坝下方的江心有一块又长又宽的礁石,恰似蛟龙的背脊梁,就自作主张管它叫龙脊石。心想,昨晚莫非遇上龙王了?于是他驾上一叶扁舟,划呀划呀,登上了龙脊石。好个所在!就在这里说书,看你刮地皮把我啷个办。于是连夜通知他的“粉丝”们,用小舟把他们一个个渡到龙脊石上,开场说书,揭露世相,讥评时政。当然,没有不透风的墙,不几天,刮地皮又知道了,他立刻亲带差狗子来抓人。

谁知一到江边,只见龙脊石周围忽然掀起惊涛骇浪,船一离岸就打翻了,几个差狗子全淹死了,刮地皮在船尾,离岸近,伸手抓住了一条黄葛树根,才逃脱一条狗命。他仓皇跑回衙门,恨恨的寻思:他们这些狗日的啷个过去的?于是第二天傍晚他悄悄躲在黄葛树后观察,怪哉,为什么他们渡江风平浪静的,莫非是龙王爷显圣?但刮地皮不甘心就此罢休,他心生一计,第三天他身着布衣,怀揣匕首,打扮成穷人的摸样,混入听说书的人群,顺利登上了龙脊石。待洪钟说书正在兴头上的时候,刮地皮突然摸出匕首,扑向洪钟,直刺洪钟胸口。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一个叫黑子的彪壮后生,说时迟那时快,飞起一脚,把匕首踢向空中,匕首在空中打了几个旋儿,正好落下插在说书桌上。

大伙惊魂未定,齐声吼了起来:“刮地皮!你连石头也要刮吗?”此时的洪钟,已是忍无可忍,顿时,怒从心上起,恶向胆边生,不由思索,拔起桌上匕首,使劲刺向刮地皮心口,只见污血一冒,刮地皮连妈都没喊一声,就呜呼哀哉了。大家七手八脚把尸首抛入江中喂鱼,并约定谎称刮地皮自己行凶打人失脚落入江中。之后大家又联名奏请州府调派一个清官来。

果然不久来了个清官江风清。他清正廉明,除暴安良,使古云安县的人民安居乐业,过上了太平日子。他礼贤下士,和说书人洪钟结成了莫逆之交。洪钟仍在龙脊石上说书。凡说新书,江风清都来欣赏,有时还为他撰写脚本。然而好景不长,还不到两年,一纸敕令把他贬到了边陲之地。

江风清来到龙脊石与洪钟辞行。洪钟大惑不解,因问其故。江风清慨然答曰:“我不忍心搜刮民财,哪来银子给上头进贡呀?”洪钟听罢,仰天长叹:“世道真黑呀!”即提笔书写五言绝句一首相赠。诗曰:

龙脊对沙洲,

江水二面流。

污官几多载,

清官不到头!

目送江风清离去的背影,洪钟含恨一下跳入江中……龙脊石也随之沉没。

你道洪钟死了没有?没有。他被龙王爷招为驸马,仍在水下世界讲述人间沧桑。同时,他也没有忘记古云安患难与共的父老乡亲,奏请龙王爷每年冬闲时,让龙脊石浮出江面,供红男绿女游览踏歌。人们也没忘记洪钟,每当登上龙脊石,一股浩然之气就蕴蓄胸中,不由缅怀起洪钟的壮举和诗句。

从此,龙脊石夜夜惊涛拍岸,那就是洪钟的说书声。而“龙脊夜涛”也成为老云阳的八景之一。

本文转自网络,如有版权异议请联系删除,本文链接:https://t.wanbuti.com/1941.html
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9小时前
下一篇 9小时前
关注我们
客服